云南省2024届3+3+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卷(二)
紧张的高三,当各学科复习试卷像潮水一样汹涌而来,每一名学生都会或多或少地产生对学习的厌倦情绪。但是对于试卷,学生要非常重视并且利用好。因为这一张张试卷都是各学科老师精心挑选的,每道试题都很有代表性,可以强化复习中所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。小编今天整理了全国各省市高三各类试题供广大考生参考。
(二)古代诗歌阅读(本题共2小题,9分)
阅读下面这首唐诗,完成15~16小题。
【注】①此诗为诗人晚年任滁州刺史时作。当时朝政紊乱,军阀嚣张,当年冬天长安即发 生了朱泄叛乱,唐德宗仓皇出逃。
15.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,不正确的一项是(3分)
A. 首联以花里逢别起,即景勾起往事,采用反衬的手法,以乐景衬哀情,充分表现了自 己不能与友人相聚的思念之情。
B. 颔联抒发诗人的烦恼和苦闷,在这鲜花盛开的春天,诗人顿感世间的事情错综复杂, 实在难以预料,愁绪萦怀,只能“成眠”解愁。
C. 尾联表示诗人渴望和友人相见,手法用的还是反衬,诗人在西楼上几度看到月圆,其 急切见到友人之情溢于言表。
D. 全诗从怀念友人起,又以想见友人结,环环相扣,首尾呼应,情真意切,感情细腻动 人,体现了朋友间的深挚友谊。
16.颈联自宋代以来堪受赞扬,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苦闷,请谈谈你的理解。(6分)
(三)名篇名句默写(本题共1小题,6分)
17.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。
(1)在《<论语>十二章》中,孔子认为实行仁德,在于自己,不在于别人的句子是:
(2)《春江花月夜》中,写游子和思妇通过相互望月来表达思念之情,与李白《闻王昌龄 左迁龙标遥有此寄》中“我寄愁心与明月,随君直到夜郎西”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
(3)一个人在辛苦困倦到极点的时候,往往会仰头长叹“天啊!”这种情况在司马迁的 《屈原列传》中有形象的描述 ;
云南省2024届3+3+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卷(二)